Website Design Copyright 2025 © 傑其樂藝術空間
All Rights Reserved. 網頁設計 by 覺醒設計
撰文 | Ze.A Tsai
一座破舊工廠、七十二件物品、一個被半麻醉的女藝術家、一份免責宣告。她宣告:
There are 72 objects on the table that one can use on me as desired.
Performance.
I am the object...
During this period I take full responsibility.
Duration: 6 hours (8 pm – 2 am)
《節奏零》(Rhythm 0)是行為藝術之母 - 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的作品,創作於1974年並奠定了行為藝術的基石。 在《節奏零》,72個物品中有象徵善的羽毛、玫瑰、蜂蜜,也有象徵惡的匕首、灌腸器、鐵鎚、槍枝等等。這些物品代表了人類各種不同的情感和行為,而瑪麗娜賦予了他人行使善惡的權力,觀眾可以自由選擇並使用這些物品,對她進行各種行為。
記得初次看見這件作品的攝影紀錄,我馬上被畫面深深的吸引,不僅是因為人性至惡不可試探,也因為初次見識行為藝術竟能如此震撼人心。瑪麗娜因半麻醉毫無表情的直視前方。一群觀眾、準確來說是一群男性觀眾圍繞在擺放物品的桌上挑挑撿撿。一開始人們給她花朵或是水,但當第一個人用剪刀割開了她的衣服,一道名為道德的界線也應聲而斷。開始有人在瑪麗娜身體畫上奇怪的符號與文字,有人將水從她的頭頂淋下、有人用圖釘傷害她、拿玫瑰刺她的腹部、拍下她的裸照並讓她拿著示眾,最後一位矮小的男人,選擇讓瑪麗娜拿著槍枝指著自己滿臉傷痕的臉。觀眾們因此開始爭執並驅趕男人,更多惡行不斷的被制止卻又不斷的再次發生,而瑪麗娜靜靜的注視著一切,淚水從她的臉側滑下。
在更加的了解這件作品後,我認為這件作品無疑是完美的。也正是因為完美,所以更顯的細思極恐。當人被定義成一個物件,行為被免除責任時,道德又能攔阻惡念到什麼程度。藝術家把控了所有參數,在一場實驗,以自己的生命危險作為賭注,實驗的結果則交還給社會與人性,演示的不過是整個世界的一角縮影。
瑪麗娜的這項實驗再幾年後陸續發展了多個節奏系列。在節奏五中,她甚至失去了意識。在行為藝術中,觀眾既是參與者又是見證者,他們的行為決定了整個表演的發展。一場極致的表演、一群現場的觀眾與見證者、完整的錄像與紀錄,給世人跨越時空無窮的想像與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