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是怎樣長大的?從「服從」到「個性」!】第三節
撰文 | Jacky Lau
承接上文,Moholy-Nagy到了美國。在芝加哥成立New Bauhaus,開闢實驗性攝影新磎徑。 Harry Callahan 及Aaron Siskind兩位非常重要的攝影師把攝影帶回藝術的領域。Harry Callahan喜歡暗淡、嚴肅的風景;Aaron Siskind則跟當時的畫家Barnett Newman, Willem de Kooning,特別與Franz Kline非常要好,他提倡「攝影不是要說出真實,而是說出對真實的感覺。」
美國攝影緊貼歐洲50年代的《Subjektive Fotografie》,強調攝影師主觀視覺,由抽象攝影到悉心處理過的影象。50年代畫家William Klein對攝影能造出的視覺效果非常感興趣,並相信有些效果只有相機才能做到,攝影還有很多尚未運用的可能性。
六十及七十年代,美國攝影突飛猛進,大眾普遍接受攝影為藝術。藝術館、畫廊舉辦攝影展,一些藝術館更大量收藏攝影作品。社會的認可及藝術市場的蓬勃,把美國攝影推至高峰。攝影藝術開始成熟,不再是相機和現實的產品,攝影師可以加插文字,如Barbara Kruger,Cindy Sherman則自拍相片、Laurie Simmons透過攝影反思女性的社會地位、Starn Twins的剪砌相片,另有相片運用在裝置藝術。
Modernist攝影師在70年代開始懷疑相機必須說真話的必然性。相機相信視覺上的謊話,並完完全全以真實的表現出來。Cindy Sherman不斷改變自己在不同空間的形象,William Wegman狗的系列都不是真實的。當普羅大眾仍然在「take photos」的時候,一些攝影師已在「make photos」,相紙上的世界可以在現實生活中不存在,是攝影師的虛構,給人們幻象,是他們的舞台,創造如有生命的人物,可以是美、豔、醜、窮、浮誇、震撼,詩意等等。Photo-artist攝影藝術家正由此而生!這些攝影藝術家不一定受過傳統攝影技術訓練,運用非傳統的攝影美學表現他們的感覺、感情、思想及幻想,有唯美的、有視覺震撼的、有諷刺的,亦有批判的。從內容來說,跟其他藝術媒體没有多大分別,只是攝影表現上有其獨特性。《The Art of Photography, 1839-1989》的主編Mike Weaver對攝影和繪畫表現有以下的比較:
Photograph Picture
Optical Straight Plastic manipulated
Concrete detail abstract breath
Carved outline modeled tone
Hard tactile soft intangible
這樣的區分雖然清晰,但很多好的攝影作品都帶有繪畫的元素。我們同樣可以在攝影中欣賞到意念及意象。攝影潛在的真實性非常強,有時候,攝影作品能帶領觀眾走入似是真實但卻是虛擬的世界裡,是令我們驚喜萬分!更令我們驚嘆的是攝影可以從只會攝取周邊影像,純機械服從性的功能中走到今天百花齊放,個性眾立的藝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