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是怎樣長大的?從「服從」到「個性」!】

藝術專欄

BLOG

文章
Sep.13,2023
【攝影是怎樣長大的?從「服從」到「個性」!】

【攝影是怎樣長大的?從「服從」到「個性」!】
   撰文 | Jacky Lau

 

 

如果有人問你認識幾位畫家或雕刻家?來自西方的,我們可以舉出達文西、畢卡索、莫內、羅丹;中國的,有齊白石、吳冠中、趙少昂等等。但如果問及攝影藝術家,我相信大部份人都較難舉出例子。公眾對攝影藝術的認識甚少,藝術學生的認識亦不多。我在法國修讀藝術課程時,只有一堂課是攝影,並且主要是教暗房技術,並没有認真了解過攝影歷史。但事實是,攝影在藝術圈子內有著很重要的地位。而相機的普及和功能的提升,讓你我都可以拍到非常清晰顏色鮮豔的相片。這些相片是藝術品嗎?我不能肯定。但我相信,如果對攝影的發展有認識,懂得攝影藝術的成長以及了解上個世紀不同攝影家的作品,這肯定能豐富我們的攝影作品內涵!
英國的William Henry Fox Talbot及法國的Louis Daguerre,在19世紀初努力研究下,於1839年1月6日,「相片」終於誕生。Talbot提出攝影最重要的優點,是可以拍攝出無盡的細緻,這些畫家們都不會全實地繪畫出來。而相片的初期,常被與繪畫比較。Philip Gilbert Hamerton,19世紀英國畫家及藝評家,描述繪畫是偉大的知性藝術、廣闊的創作,而攝影則是科學性的、狹窄的,不是美學中的藝術。所謂狹窄,是因為當時認為它只有服從性,沒有可塑性,更不用說如繪畫作品中的個人語言及個性。
攝影技術隨後被大量應用,工業革命創造了火車、蒸汽船,新大陸被發現。而照相記錄,即代表真實,反之文字記錄,可以不實,手繪也不能確保完備及其時長也較長。攝影在當時越來越重要,但不是在藝術層次。1870年,乾的底片板出現,大大提升攝影的方便性。攝影時不再需要暗房及攜帶化學原料。1888年,在維也納舉辦Clic Clac Kodak展覽,Heinrich Kühn、Clarence White、Edward Steichen展出繪畫性的作品,把相片提升到藝術層次。Alfred Stieglitz在紐約把攝影用者分為三種:完全不懂、純技術員及藝術家,藝術家能在相片中帶出感覺、譜出感情。

 

 

 

大海 Rose Pastor Stokes, 明愛島, 康乃狄克州(1909) by Clarence White 

圖片來源

 

2006年,這幅1904年Edward Steichen的作品《池畔月色》以美金290萬元售出,是美國攝影史上,攝影作品拍賣的最高價之一。

圖片來源 

 

《熨斗大廈》是美國攝影師Edward Steichen於 1904 年拍攝的一張彩色照片。這是他畫意主義階段最著名的照片之一。

圖片來源 

 

 

 

《熨斗大廈》是美國攝影師Edward Steichen於 1904 年拍攝的一張彩色照片。這是他畫意主義階段最著名的照片之一。

圖片來源 

 

 

聖殿大道by Louis Daguerre (1838) 歷史上第一張有人物出現的照片。

圖片來源 

 

 

John Mike Thomasson自拍像(1871) John Thomson在宣教師馬雅各醫師的引介下,首次踏上台灣,從當年的打狗(今高雄)上岸,留下打狗港及台灣原住民西拉雅族的完整影像紀錄。

圖片來源 

公司簡介 藝術典藏 活動消息 聯絡我們

若同意本網站之隱私權政策,請點選「CONFIRM」,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更多資訊請瀏覽 隱私權聲明

CONFIRM